国航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组建北京航空一事有了最新消息。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近日透露,组建北京航空有限公司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不过,由于张工并未透露任何细节,“北京航空”最受关注的定位问题引发了多种猜测。
业内有消息称,作为首都名片,北京航空可能开展公共航空运输业务,成为北京市完全控股的航企。而这一说法与此前国航透露的以旗下公务机公司为基础组建北京航空的方式相去甚远。
对于上述消息,国航董秘黄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注意到了,不过他向记者表示:“目前不清楚北京航空筹建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其中是否出现变数。”
众所周知,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航空航天被列为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北京市是目前全国四个直辖市当中惟一没有自己航空公司的城市,且眼看2011年首都第二机场将在大兴开始建设,预计2015年将投入运营,届时往返北京的航线又将增加,北京当然希望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在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当中获得更多收益。
此外,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北京市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紧缺,首都第二机场这样的超大项目,虽然选址在北京,但是其实际建设用地已经跨到河北区域。如果北京不能发展航空相关的产业,仅仅依靠机场选址效应,二机场最终将仅能成为一个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的公用机场。
当然,“北京航空”这一名头也足以让所有航空公司兴奋。此前有消息称,海航就曾申请使用“北京航空”,但最终没有成功转而使用“首都航空”。去年,国航董事长孔栋曾亲自证实,该公司正准备与北京市政府成立合资航空公司。这个新公司将命名为“北京航空”,是以国航公务机公司为基础,专事公务航空业务。资料显示,国航公务机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公务机托管业务,规模一直较小。同时,孔栋还信心满满地称“已经与北京市方面达成了共识”。业内普遍认为,双方有望于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签署合资框架协议。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消息来看,“北京航空”的定位问题仍是悬疑。孔栋曾坦言,“北京航空”组建在具体细节上“将充分听从北京市政府的意见”,因为“毕竟是以北京命名的公司”。此前北京市政府已经通过旗下首旅集团与海航合资成立“首都航空”,其定位就是以公务机运营为主。如果北京航空也瞄准公务机市场,则会出现内部竞争。但如果按市场传闻,北京航空以公共航空运输为主,又会面临三大航的巨大压力。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北京航空和首都航空都从事公务机运输,那业务就会有重合,确实有点左手打右手的感觉。不过北京要想自己建一家航空公司,无论从航线资源还是飞行员等方面来看都很艰难。所以不排除北京市与国航的合作从公务机扩展为公共运输业务,至于北京市想要独资成立航空公司的可能性比较小。(2月9日,北京商报)